【老有所依 - 居家安老篇】


家,是我們最熟悉和最有感情的地方,所以長者都喜歡待在熟悉的家中安享晚年;居家安老堪稱每一位長者的意願,因自由度較大之餘,亦無須適應新的環境和社區,顧及他們的情感和生活需要,居家安老可說是理所當然。



創造適合長者的家居環境

可是,當長者年紀漸大,身體機能大不如前,平衡力及反應都會退化,比較容易跌倒或撞倒。但很多家人都容易忽視原有環境,是否仍然適合長者居住,結果釀成不少家居意外。因此,當家人決定讓長者在家安老,就有需要從家居環境著手,為長者改造一個合適、安全的家居。何謂合適的家居環境?則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及活動能力作判斷。例如:長者的腳部活動能力有限,走路時需要輔助,家人可以考慮在家中安裝扶手,及於浴室鋪設防滑墊,讓長者可以緊握及站穩,防止在洗澡時滑倒;此外,在露台等潛在家居危險的位置,應當增添防滑膠墊,方便長者在家中活動。同時,也可以考慮於洗手間增設加厚坐廁等無障礙設備,減低長者蹲座和站立之難度。
 
面對這種處境,加上牽涉到親屬關係,護老者要跟他們理性討論照顧上的安排,可是有理說不清;容許我們介紹以下的個案,如果讀者有所共鳴,或可嘗試與親友分享,看看能否充作大家溝通的引子。
 
 

不一定每個長者都適合「居家安老」 

長者的身體機能退化,令原有居所不再適合他們居住,某程度上可以透過改裝工程,將家居環境改造至符合他們需要;但護老者必須要明白,並不是每位長者都適合在家中居住。當長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太低,或因病而嚴重喪失活動和認知能力,都會令居家安老困難重重。以我們去年底一個服務個案為例,案中家人原先與年邁媽媽一同居住,卻發現她的認知障礙症愈來愈惡化,多次擅自離家出走,經歷擔心和多番轉折才把媽媽尋回;另外,她也曾試過在家中煮食卻忘記關上煤氣爐,要驚動鄰居通知家人回家協助。家人心驚膽顫之餘,不得不去考慮,是否應該繼續把媽媽獨留在家;可是,家人日間都要上班上學,不能夠貼身看護,最終無奈決定安排她入住鄰近的安老院,讓院舍護理人員代為照顧媽媽。

要理解的是,不論長者受到長期病患困擾,還是突如其來的健康惡化,除了長者本人生理上的病痛,護老者亦面對沉重壓力,心理上飽受煎熬,苦況不足為外人道;不少家人衡量過居住環境和照顧安排後,迫不得已將長者送入安老院。到底入住安老院舍是怎樣的一回事?選擇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?我們留待下一篇再跟大家討論。